輕鬆準備副食品|胚芽米營養套餐
BY How
-2025 年 4 月 24 日
(最後更新於: 2025 年 5 月 10 日)
幫寶寶準備副食品,是一件充滿幸福感的事。每一樣食材,對他來說都是第一次的冒險
。所以我希望他能享受這些「第一次」——感受食材的味道、天然色彩、溫度與口感。
不過,由於副食品我大多是在晚上準備,若方式不對,很容易變成壓力來源。經過一番摸索,我找到了一套兼顧營養與便利的準備方式,讓廚房時間也能變得愉快。
一開始:從單一食材慢慢來
寶寶滿4個月
時,我們展開了副食品之旅。從最基本的胚芽米泥、高麗菜泥、紅蘿蔔泥開始,一樣樣慢慢加入,觀察寶寶的反應,也同步紀錄是否會過敏
。
現在寶寶 9 個月大,已經嘗試過的天然食材數不清,我也在這個過程中,累積了不少實用心得。
我的原則是:每週準備一週份即可,不求大量,但求新鮮。 這樣一來不僅能保留食材的營養,也不會一次準備過多而感到壓力。
工欲善其事:副食品好幫手
選對工具,真的可以讓準備副食品變得超有效率!
- 飛利浦金小萬
家裡剛好有一台金小萬,一鍋到底超方便。選擇「煮飯模式」,將米和其他食材丟進去,不用花時間站在瓦斯爐前,就能輕鬆煮出一鍋營養副食品。 (一般電鍋或飯鍋也能達成類似效果)
- 大家源調理棒
便宜又實用的磨泥神器,新手媽媽的絕佳幫手。將各種食物打成泥超方便像紅蘿蔔泥、南瓜泥、雞肉泥。
- 樂扣副食品保鮮盒
容量有刻度、冷凍後可直接加熱,分裝方便。我建議準備 12~18 個,可以一次分裝好一週份,節省很多時間與精力。
- MOYUUM 分裝盒
30ml 小容量剛好適合寶寶初期用量,也很好脫模。不過等寶寶長大後,我還是更偏好樂扣保鮮盒的方便性。
市場買菜:療癒又有趣的小儀式
每週末跟老公及兒子去市場挑食材,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小儀式。色彩繽紛的蔬菜陳列眼前,一邊挑選、一邊想像寶寶吃進這些食物的樣子,真的會讓人感到幸福與期待。
我的準備方式
- 主食:
胚芽米 1 杯(比白米更營養,富含維生素 B 群與纖維) - 配菜:
每次準備兩種口味:
(1) 一種有加肉(偏鹹食)
(2) 一種無肉(偏甜味)
作法如下:
補充: 這次圖片中的食材我大概打1000ml左右的量,可以依寶寶食量增減胚芽米及食材。
食材組合參考
以下是我最近兩次使用過的組合,無需調味,卻能吃出天然和諧的好滋味:
- 組合一:
(1) 胚芽米 + 紅豆、蓮子、黑木耳、地瓜(天然甜味)
(2) 胚芽米 + 豬肉、黃椒、毛豆、洋蔥、紅蘿蔔 - 組合二:
(1) 胚芽米 + 綠豆、白木耳、南瓜
(2) 胚芽米 + 牛肉、青椒、洋蔥、毛豆
寶寶的反應 & 媽媽的心情
媽媽試吃小感想:
「欸?真的很好吃的欸!」
一開始寶寶對副食品的反應其實跟我預期的不同。他並不是一看到食物就「吃吃吃」的小吃貨,反而會用舌頭把食物推出來、撇頭、皺眉——那是他在學習怎麼使用嘴巴和味蕾。
我學著放寬心,不強迫、不比較
。有時太累、或外出時,就乾脆略過一餐,讓整個副食品過程不變成壓力
,反而更有持續下去的動力。
總結:不求完美,享受過程
這段副食品旅程真的值得紀錄。
因為我們不只是「餵食」,而是陪著寶寶一點一滴認識世界
。
多元、新鮮、不調味,少量多樣
,由稀到濃,這些原則讓我們的副食品之路,走得溫暖又踏實。
準備副食品,不用做到完美,開心就好。